起始:
结束:
登录|注销
当前用户:null

世界要合作不要对抗

来源:人民网时间:2025.05.19

  当前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。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危害深重,和平赤字、发展赤字、安全赤字、治理赤字有增无减,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是开放还是封闭,是合作还是对抗,是共赢还是零和?如何抉择,关乎人类整体利益,也考验着各国的格局与智慧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要开放不要封闭,要合作不要对抗,要共赢不要独占”。开放、合作、共赢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,亦是推动人类社会向...

  当前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。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危害深重,和平赤字、发展赤字、安全赤字、治理赤字有增无减,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是开放还是封闭,是合作还是对抗,是共赢还是零和?如何抉择,关乎人类整体利益,也考验着各国的格局与智慧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要开放不要封闭,要合作不要对抗,要共赢不要独占”。开放、合作、共赢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,亦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源源动力。
  “智者顺时而谋。”携手合作、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。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,每个国家、每个民族利益交汇、命运交织、休戚与共,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。在全球性挑战面前,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,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,共同制定应对策略,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。在全人类共同利益面前,只有加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,才能够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,消除误解与偏见,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。然而,个别国家出于自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目的,推行单边主义、贸易保护主义,严重破坏了国际合作的良好氛围和互信基础,阻碍了世界的发展进程。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,合作是应时顺势之举,竞争对抗既不能解决各国自身的问题,也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。
  防止国际秩序变革期出现动荡失序、冲突对抗,关键是把规则挺在第一位,与时俱进更新合作观。面对利益共生、权利共享、责任共担的国际现实,世界各国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,相互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,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,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,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。警惕和抵制以邻为壑、“小院高墙”、“国强必霸”等对立思维与对抗行为,让“同球共济”、团结协作、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,促进国际合作大势的形成。
  维持合作动能要建立并维护有利于合作的制度环境。营造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,致力于建立平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共同制定、认可和遵循有利于合作与和平发展的基本准则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。战后建立起的一系列国际政治、经济、贸易秩序,整体上符合国际社会求和平、谋发展、促合作的共同意愿,支撑着世界的稳定与繁荣,确保了总体和平的基本格局,推动了人类文明长足进步。各国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,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,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,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,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、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,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
  世界向何处去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的战略选择。大国之间如果建立起信任与合作共识,那么国际社会的合作意识就会蔚然成风,不断在各个领域取得发展;反之,如果大国之间相互猜忌,以至于对立对抗占据上风,那么国际社会就难以形成合作共识,更遑论合作成果。大国要主动承担起历史与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,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、结伴而不结盟、共赢而非零和的道路,坚持相互尊重、公平正义、合作共赢,在共同解决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过程中,不断凝聚共识、积累信任、总结经验,不断推进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。
  对抗没有出路,合作才是人心所向、大势所趋。世界要合作不要对抗,这是时代的要求,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世界各国唯有培育起合作意识,建构起合作共识,见之于合作行动,人类这艘航船才能够乘风破浪,驶向充满希望、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版权所有   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数据中心